如今,信任已不是一种普通的态度表现,它已成为了一种除三观后的第四观,叫信任观。其中分为主动信任和被动信任,比如:你信任什么人、信任什么事、信任什么渠道、信任什么感情,被什么人信任、值得什么人信任。



安东尼·葛姆雷作品《在别处》(1997),而今永久安置于利物浦的海岸


被动信任

被动信任就是你的人品、技能、感情、财力等等值得什么人的信任。细想一下,自己每天做的事情其实都是在被动的满足着被人信任的各种筹码中度过。上学时期贪玩成绩不好总觉得辜负了老师的信任、毕业后进入社会找工作总觉得不能辜负父母良苦用心教育的信任、工作中不想辜负老板上司的信任、恋爱和婚姻中不想辜负对方的信任、家庭中不想辜负孩子的信任、老了同样不想辜负子女后代的信任,老师不想辜负学生的信任、医生不想辜负病人的信任、警察不想辜负老百姓的信任。这些通过自己努力证明和积攒起来的信任背后有太多太多的血汗泪,直接或间接的维持着自己生活中搭建的信任堡垒。有些信任被称为累积信任,有些被称为即时信任,现在的国家公共信任体系也越来越完善,银行贷款看信用、出国旅游看记录、法律责任看前科、甚至马云弄了个芝麻信用直接当钱用。以前觉得用钱可以买到信任,现在反而用信任可以换来钱,其实这些信任就是自我约束,自律是自由的道理放在信任观上同样适用。


下面说说设计行业中我体会到的被动信任的力量和价值。可能设计行业用市场交易的法则去定义它就是信任=金钱,首先设计不是一个具象的事物和产品,你无法通过非常直观的方式在谈判期间就能展示出用视觉或触觉达到的即时信任。所以累积信任就变的尤为重要,累积信任包括了你长期以来做的设计案例,积累的专业知识,在业内和客户的口碑等,换一句话说,累积信任是设计行业前行的唯一途径。记得8年前自己做过一个项目,是给成都市主要街道设计公共垃圾桶。通过展示学历及以往其他设计作品作为累积信任的基础筛选出10名设计师,再通过有偿比选的方式作为即时信任的结果选择一位设计师。我用以往的设计作品顺利的通过了累积信任的第一关,后来为了不辜负这种来之不易的累积信任带来的机会,在一周的时间里,我做了30多个不同的方案,然后在其中逐一筛选,最后用一个方案获得了竞标成功。这其中我感受到了不辜负信任就是不辜负自己的无形力量,其实这就是信任观。


主动信任

主动信任是指你愿意信任什么,这包括人跟事或某种观点。比如:我生来就信任我的家人,后来信任我的朋友,信任我的上司和老板,信任我的员工,信任他们说的事情,信任他们某些观点和认知。有些主动信任是无理由的,当你无法选择没有退路时只有选择信任,后果则听天由命。有些主动信任却是可以选择的,用自己的经验和认知去判断,通过已构成信任堡垒的家人和朋友身上寻求共鸣达到主动信任的制衡点。所以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主动信任的成功失败比例,应该是由可主动信任的对象数量和自己认知的质量决定的,多社交更多需要主动信任的备选对象,然后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预判能力,并有一批认知力不差的信任伙伴出谋划策,那你的成功率当然就很高了。当这些被我所主动信任的人达到了我的预判值,并能一直坚守着我对他们的信任准则,维护着这份信任堡垒时,我会觉得如释重负,欣慰且心安。其次就是对自己的信任负责,我会对他们付出很多无形的代价不断加深和加固这份信任,维护这座堡垒的坚固性,随之会渴望着对方也同样信任自己,相互信任变得非常难能可贵,在这个微妙的信任观中良性循环着,相互制约并相互依存。


我的工作中,我会选择性的信任我的客户,这种选择的准则更多的是他首先是否信任我。因为在累积信任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他愿意冒着这种风险选择信任我,则是我无条件信任他的巨大筹码,他冒的风险越大,我就越不能辜负这份信任。所以我的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个冒着风险选择信任我的甲方付出的结果。我完成每一个项目时,时时刻刻都在维护着这份相互信任的堡垒,这些一座座小的堡垒不断扩大蔓延构成一片片信任的城市,组成更大更深的累积信任。又是这些累积信任给了我更多工作的动力和目标,更多的不辜负和自信。从他们身上我还学会了冒险精神,选择什么样的人去冒多大的风险信任他,并可以通过这种冒险信任激发对方的责任心和潜力,当自己投入的冒险信任得到预期丰盛的回报带来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时,发现自己从中得到的快乐不亚于对方。所以渐渐的我学会了大胆的去选择信任我的员工和合作伙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并一同构建属于我们之间的信任堡垒。



安东尼·葛姆雷作品《北方天使》(1998),盖茨黑德,英国最大的雕塑


信任毁灭,认同危机

每个人天生是平等的,一生中可透支的信任是有限的,当一个个自己亲手搭建的信任堡垒被自己或对方损毁并抛弃时,自负、自责,逃避等所有的负能量都会一涌而出,后果轻者体现出懒惰、拖延、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情绪,严重者可能以点盖面,怀疑自己怀疑别人、怀疑社会、怀疑人生,最后走上极端。


设计行业中有很多具有一定诱惑力的潜规则,也是信任毁灭的源头,相信这些已成为所谓公开的秘密。设计师的灰色收入不菲,主要来源于材料商的大额回扣,设计师利用甲方对其累积信任的机会在设计中暗箱操控特定了一些小众且高额回扣的材料,已设计效果为名要求甲方按指定型号采购从而获利。相对聪明的设计师最后可能即当了婊子又立了牌坊,获得了甲方的认可同时获取了大笔利益,当然这种还有情可原,至少达到了效果,至于甲方多花了点冤枉钱也就认了。可最为可恶的是现在有很多设计师不但设计水平非常土鳖,运用材料倒是非常土豪,以“只选贵的不选对的”作为唯一采购准则,打着专业的幌子大手大脚帮甲方挥霍浪费,还不停的往自己腰包里窃取。这些行为在我看来是以最为短平快的方式将信任折成金钱的手段,可能靠这个手段可以获取一时的利益,但最终你的信任观何去何从?你的设计价值又如何提升?


自己当过婊子也立过牌坊,为了得到信任和可操控的机会,甚至降低成本低价接单,用报复的心态在材料中狠狠的挖甲方的墙角。从业10余年中,曾与各色甲方和材料商苟且偷生,渐渐失去了底线,玩起了信任游戏,先在此为过去的自我检讨。就在2年前,一个客户通过朋友的推荐找到了我,请我为她设计一套辛苦打拼多年积攒起来的三居室房子,她冒险选择口碑式累积信任了我。在设计中她非常尊重我的一切构想,并一次次从并不算宽裕的超标经费中支出用来满足设计效果。后来我看到了由于超出预算过多给她带来的焦虑和无奈,我内心折射出了前所未有的一种内疚感。经过内心反复的挣扎后,我做个一个大胆的决定,把材料商给我的材料回扣全部退还给了她,但为了尊重材料商的权益并没有告知她是哪个品牌。这个结果让她大吃一惊后沉默了许久,模糊了双眼深深的对我举了个躬说了声谢谢,我突然感受到了一种坦诚的快乐,一种维护信任的快乐,一种遵守职业道德的快乐。(在此就不公开她的项目照片了)现在自己学会了用相互信任作为职业道德的标准,不断建立着一个个让自己内心平静又充满快乐的信任堡垒。


信任金换不换?是个公众话题,各行各业都会涉及,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求任何人打call。




2017年/冬摄于: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

安东尼·葛姆雷中国首展:静止中移动



安东尼·葛姆雷作品《临界物质II



安东尼·葛姆雷作品《走廊



安东尼·葛姆雷作品《爆发II



安东尼·葛姆雷作品《呼吸的房间IV [RIO]



安东尼1950年生于伦敦,完成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学业后,曾在印度行历三年,之后回到伦敦,先后进入金斯密斯学院的中心艺术学校和斯莱德美术学校深造。在其艺术生涯中,葛姆雷一直以自己的躯体作为原型,并以此为出发点探索躯体与其寓居的空间之间的关系;在此期间他通过雕塑艺术形式创造了过去二十年来最富雄心壮志,最为人认可的部分作品,包括《土地》、《北方的天使》以及最近为格林尼治千年穹创作的被过滤广告 《量子云》。



当代著名雕塑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


撰文:张凯锋


原创文章,欢迎分享,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ZHANG KAI FENG Architectural Designco.,ltd Sitemap 蜀ICP备16018146号-1 Back to Top